左虹
编者按:左虹系我系教师,在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了笔试第一(135.5分)的好成绩。为帮助参加考公务员的同学有的放矢的做好复习,应我们要求,她在百忙之中将其成功经验赐赋贵报,现予刊发。希望能对参试同学有所帮助和启迪。在此对左虹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!
整个考试共有行测和申论两大项目。
一、行测
行测共5个板块,大概120道左右题目,两个小时做完,时间非常紧。在复习和考试时分配好每个板块的时间是制胜的关键。
5个板块分别是言语、数量关系、判断推理、资料分析和常识。下面分别讲讲每个板块的复习和考试安排。
1、言语
这部分题量较大。
言语是中文专业学生的强项,所以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在这上面。但一定要保证自己在强项上有高得分率,如果这部分得分低,那总分很可能上不去。
言语部分复习方法主要是多做题,错题要归类总结,没有投机取巧的方法。据一个学长说,他在参加培训班前做言语题错得很少,但参加培训班之后,用了培训班的方法,反而错得多了。
考试时每道题只能花40秒左右的时间。
2、数量关系
这部分题量很少,一般只有15-20题。
数量关系,说白了就是初高中数学。可想而知这是绝大多数文科生的弱项。不过没关系,这部分题量少,分值少,可以直接放弃。即便你会做这些题,在每道题上花的时间也基本会超过1分钟,在考场上非常不划算。
综上,建议这部分复习时直接放弃,考试时不看题目随便选。
3、判断推理
这部分题量较大。
判断推理主要考一个人的逻辑性。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文科生就一定逻辑思维不行。这部分是可以通过训练有较大提升的。训练方法可以在任意一本行测的教材里找,不同教材介绍的方法都差不多。判断推理分好几种类型,教材里针对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解题方法介绍。学习一种类型的方法之后,就做大量的题来将这个方法付诸实践,直到正确率达到80%-90%。
考试时每道题不超过1分钟。
4、资料分析
这部分题量不大,一般20道题,但每道题分值较高。
资料分析一般是看图表,然后做简单的计算。这里的计算和数量关系的计算很不一样,这里主要考的是快速在图表中找数据的能力、加减乘除的估算能力。所以这部分对文科生来说并不难,是一定要拿下的。复习方法跟判断推理题一样,找任意一本教材,根据教材上的方法大量做题。
考试时建议发下试题后就翻看这部分,只要监考老师不阻止,就抓紧时间读图表。正式开考后,首先就花20分钟做这部分。要保证20分钟内正确率达到90%以上。
5、常识
这部分题量较大。
常识部分包罗万象,短时间内很难提高,复习时可以放弃。
考试时,这部分和数量关系可以放在最后。数量关系随便选,常识部分会做的快点选,不会的随便选,不要犹豫。
二、申论
申论考察的是对政策和时事的把握能力、阅读理解能力、语言组织能力。分客观题和主观题。
客观题是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总结答案的,所以如果你阅读理解能力强基本就没问题。先读题再读材料,读材料时划出关键词,可能的话在每自然段后用简短的语言写下段意。考试时注意用 1、2、3 的形式写下来。小提示:标点符号要占一格;不需要分行,写完一点直接在后面写下一点就行。
主观题类似于作文,但区别在于:1.申论主观题的用语要正式,多用十八大报告等文件中的词;2.写申论要记住结构的精巧比内容更重要,要做到把每句话、每个自然段都套在一个结构里,这是拿高分的关键。去看看申论范文就能体会到这两点。推荐看张小龙的范文。
申论复习时要做到:1、大量地看新闻。这里的 新闻 指人民网、新华网上关于国内时事的评论,如人民网的 观点 频道。不需要看国际新闻、娱乐新闻、体育新闻。考前半年的时事评论要看完。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握答题时观点的取向,而不是猜题。2、在看新闻的过程中,如果发现有好的词语、句子,要及时抄下来,每天背,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、积累素材。3、考前两个月每天写一两道申论的题。一定要一字不落地把答案写下来,写了之后对照参考答案找自己的差距,有毅力的话再写一遍。